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胖了没好处!别让肥胖偷走孩子的健康

时间:08-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56

胖了没好处!别让肥胖偷走孩子的健康

暑假期间,儿童青少年瘦身夏令营备受青睐,“小胖墩”扎堆减肥。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在全球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其中,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是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超重肥胖究竟有哪些危害?怎样帮助孩子管理出健康的体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主治医师李倩。肥胖危害比想象的更大“医生,我家孩子这么小,怎么就有了脂肪肝和糖尿病呢?”不久前,李倩在门诊遇到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家长,孩子名叫亮亮(化名),13岁。家长介绍,亮亮从小就偏胖,进入青春期后体重增长更加明显,变得越发不爱动,体育课也经常请假,家长对此很是担忧。李倩检查发现,亮亮的体质指数很高,还有黑棘皮、紫纹等表现,已经属于肥胖症。进一步检查发现,亮亮还有脂肪肝、肥胖型二型糖尿病表现。“我们联合营养门诊、减重门诊,给亮亮制订了个性化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的减重方案,亮亮家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非常配合。”李倩说,一个月后复诊时,亮亮已经减重2公斤,“血糖控制得很好,虽然脂肪肝还在,但肝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例如容易疲倦、难以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等。事实上,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李倩介绍,多项调查研究显示,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超过200种;儿童青少年期肥胖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增加骨龄提前、性早熟等风险,还会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肥胖可引发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并发症;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更容易产生自尊心下降、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家长认为小孩子胖点没事,长大就瘦了,其实不然。健康体重的管理,应该从早抓起。”李倩说,备孕妇女应调整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至适宜水平,预防胎儿体重增长过快,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孩子出生后,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儿童期要注意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定期体检,评估有无超重或肥胖,尽早发现生长偏离并及早干预。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李倩介绍,2岁以下的婴幼儿建议使用“身长的体重”评价法作为判断标准,即与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其他正常儿童相比较,儿童体重高于其他相同身高85%以上属于超重,超过97%属于肥胖。2岁以上儿童可用体质指数作为判断标准。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身高)(单位:kg/m2)李倩介绍,2—5岁儿童可参考“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制定的中国2—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参考界值点;6—18岁儿童可参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6—18岁学龄儿童筛查超重与肥胖的性别年龄别BMI参考界值点;18岁时,男女性的BMI均以24kg/m2和28kg/m2为超重、肥胖界值点,与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接轨。培养孩子从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儿童常规健康检查一般在婴儿期至少4次,分别在3、6、8、12月龄;1至2岁儿童至少每半年检查1次,3岁及以上儿童至少每年检查1次。”李倩介绍,家长可根据儿童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适当增加健康检查频次,“建议家长学会BMI计算方法,能使用生长监测图(表)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趋势,尤其对体重增长过快和超重肥胖的儿童,可采取家庭监测和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1至3个月监测1次体重和身长(高)。”“儿童肥胖干预重在早期预防,要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着手,培养孩子从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李倩看来,儿童胖起来归根到底是与“吃得多、动得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超重肥胖儿童减重需要和成人一样“管住嘴、迈开腿”。儿童青少年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如何吃才能既保证营养均衡、不影响孩子长身体,又能有效控制体重呢?“饮食控制必须科学,不能一味采用饥饿方法来减重。一日三餐要达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均衡:蛋白质占全天总热量的15%至20%,脂肪占25%至30%,碳水化合物占50%至55%,以保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李倩建议,有减重需求的孩子需要改变进食习惯,把吃饭的速度放慢;按时、规律进餐,避免不吃早餐、白天不断加餐。在日常饮食中,主食要注意粗细搭配,粗粮可以占到主食摄入量的1/3;荤素搭配,肉类尽量选择优质高蛋白;每餐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尽量不吃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减少摄入含糖食品并避免含糖饮料,不喝酒;减少高脂、高钠加工食品的摄入;减少食用快餐食品,减少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尽可能不吃油炸食物,选择蒸、煮、炖的形式为佳。在“迈开腿”方面,李倩建议,6岁以下儿童每天进行至少180分钟的身体活动,鼓励多做户外活动(如户外的散步、玩耍、跑、跳等,最好全天分布,多则更好),每次静态行为时间(如操作手机、电脑、平板,看书报、电视等)或受限时间(例如在手推童车/婴儿车、高脚椅上,缚在看护者的背上)不超过1小时。对6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自行车、跑步、打球、跳绳、游泳、跳舞等),每周至少3天安排增强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健康的活动,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少于2小时。“建议儿童青少年多做伸展肢体、弹跳的运动,如打篮球、跳绳、游泳、慢跑、蹲起摸高跳等,适当开展一些力量性练习,这样可促使全身各处骺软骨的新陈代谢处于相对旺盛状态,从而使全身匀称地生长发育。”李倩说,儿童青少年还要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加重肥胖症。帮孩子减重切忌急于求成“一般来说,儿童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能量摄入过多、缺乏运动,但遗传因素、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等对肥胖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李倩说,例如父母都超重或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传统观念以“胖”为福,有的老人喜欢“填鸭式”喂养孩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各式各样的零食、含糖饮料等给孩子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甜蜜的陷阱”;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晚餐大量喂食,导致孩子养成吃夜食的不良习惯;有的家长不太关注食物之间的营养搭配,使孩子营养不均衡;由于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这些都易导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国内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10.4%。“这意味着,每5个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约有1个超重或肥胖。”李倩说,“父母是儿童肥胖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帮孩子减肥的过程能很好地反映出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体重超标后忧心不已,有的会采用轻断食等网红减肥法,想让孩子迅速瘦身,结果经常事与愿违。“就拿亮亮来说,一开始由于吃不饱或吃不到可口的饭菜,亮亮会跟父母吵架表示抗议,闹得家里鸡犬不宁。”李倩说,后来亮亮的家长意识到,减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而需要全家总动员,于是全家人积极地参与其中——亮亮吃什么,家里人就吃什么,亮亮运动时全家人也齐上阵,“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不仅亮亮减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家人也变得更瘦更健康了。”“科学减重不能一蹴而就,家长在帮助孩子减重时切忌急于求成,切忌让孩子进行极端的节食和服用减肥药物。”李倩提醒,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孩子对减重的抵触,“要告诉孩子追求健康体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合理调整饮食,配合科学运动,每天坚持一点点,效果会慢慢显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减肥,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锻炼孩子的意志。”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