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结构化行情下ETF规模大增,散户投资有何策略?

时间:04-29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76

结构化行情下ETF规模大增,散户投资有何策略?

近年来,配置ETF已成为股民权益投资的新趋势,同时ETF也为券商财富管理与证券投顾业务转型提供了条件。ETF的前景空间、如何用好该工具成为市场的关注点。4月27日下午,“上交所ETF走进营业部”首批活动在国泰君安南京西路和华泰证券黄陂南路两个营业部同步开启。据了解,截至2023年一季度,境内指数基金规模达到2.3万亿元,继续创下历史新高;截至4月22日,我国ETF总规模1.68万亿元。国泰君安零售业务部总经理王新宇表示,短期来看,ETF的发展对优化居民理财配置、丰富机构投资工具、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具有重要价值;长期来看,其对发展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稳定金融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就券商业务转型而言,华泰证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斐表示,全市场的ETF品类在不断丰富,投资顾问为适配客户配置的标的范围、投资者可选择的产品面越来越广,同时ETF的规模也在稳步增长,吸引了更多机构客户、专业投资者参与进来,为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新方向。“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有效性不断提升,我们相信,沪市ETF市场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上交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探索从三方面助力ETF市场发展再上台阶:一是推出更多风险低、收益稳的产品,并完善其配套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和丰富权益类ETF,推出更多科技创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主题的产品;三是优化ETF市场机制、完善做市商机制,特别是固收类产品做市机制。ETF总规模超1.6万亿元作为普惠金融的投资产品,近几年ETF逐步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一个工具,境内指数产品数量及规模呈高速发展态势。“目前境内指数及指数化投资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随着A股市场有效性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指数基金收益率明显高于主动基金,上证科创板50指数、上证红利指数涨幅约11%,在境内主要指数中居前两位。股民向基民的转变、主动投资向被动投资转变的趋势已经形成。”上交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上交所ETF走进营业部”活动启动。“本次上交所开展走进营业部活动,一是希望通过上门服务,为营业部开展业务提供支持;二是希望能促进基金管理人与券商渠道深化合作,凝聚市场合力;三是希望交流听取市场一线证券投顾和投资者的意见反馈,研究推动ETF业务不断完善。”上交所相关业务负责人称。2005年,境内首只ETF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至今已有19个年头。从最初的宽基ETF和单市场ETF,到跨市场ETF、单行业ETF,再到如今的主题ETF、泛行业ETF和策略ETF,我国ETF市场也在逐渐壮大。上交所ETF市场规模也稳步增长、产品布局逐渐完善。截至2022年底,上交所共有ETF469只,合计规模1.24万亿元,境内市场占比约80%。去年全年成交额为18.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资金净流入2164亿元。据上交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2022年,上交所推出了多只特色主题、行业、跨境ETF,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国家战略。同时,持续推动机制优化,实现了基金通2.0平台正式上线,集合申购业务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于去年7月将首批53只ETF纳入沪港通标的。“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公司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相关热点行业/主题指数需求高涨。”中证指数公司研究员称,截至2022年底,行业/主题指数基金数量与规模分别占股票指数基金的57.57%与49.03%,已成为境内股票指数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全球来看,ETF资产管理规模也经历了指数级别的增长过程,截至2019年,全球ETF总规模为61810亿美元,数量为6970只。截至2023年4月22日,我国ETF总规模1.68万亿人民币,782只ETF产品。“尽管我国的ETF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的ETF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因为ETF在构建投资组合之中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王新宇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具优势,ETF通过买入一揽子股票,既能解决选股难题又能降低“踩雷”风险。二是ETF的资产透明度很高,场外主动管理基金仅在定期报告中公布持仓信息,而ETF则每日公布成份股的情况。三是投资门槛和费率较低。ETF的投资门槛在100元左右,ETF定投门槛也是1000元起。ETF交易成本主要来自交易佣金,一般在万分之2~3左右,也没有千分之1的印花税。相较于股票投资,ETF更可以满足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下阶段,上交所将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指数体系、优化指数投资生态,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交所相关业务负责人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造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指数体系,丰富科创板宽基规模指数,完善科创板细分特色主题,推进科创成长等指数尽快产品化。二是打造以央企为代表的蓝筹指数体系,联合中证指数公司研究编制央企规模指数,进一步推进与国新、诚通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指数及产品合作。三是探索建立全球市场指数系列,结合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编制跨境指数,研究由中国核心产业延伸至境外的全球行业主题指数系列,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此外,持续优化存量指数编制方案,提升指数可投资性。投资ETF有何策略?ETF投资有哪些趋势,又该如何用好这个工具?华泰柏瑞基金基金经理李茜称,指数是经济变化的集中表现。比如,A股最具代表性指数之一的沪深300指数,就是由周期领衔逐步切换到新经济驱动,汇集了A股的“绝对龙头”,是市场的“晴雨表”。据李茜介绍,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全市场首批沪深300ETF,率先采用实时代买卖模式,挂钩上交所300ETF期权合约标的,一“基”联通现货、期货、期权三大市场。最新数据显示,该指数基金规模约650亿元,2022年日均成交金额21.13亿元。谈及未来的ETF投资策略,李茜建议,关注央企红利的投资机会,比如中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就是从沪深市场的中央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中央企业中高股息率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集中度较高,前十大成分股的总权重达到33%。对比上证50、沪深300指数,可以发现央企红利指数的分布偏重于选择大中市值的股票,平均总市值为2389亿元。其中市值大于800亿元的成分股有25只,权重占比为56%。她进一步表示,A股上市中央国有企业有442家,占比仅8%,但这些公司贡献了A股大部分的利润,如果以2022Q3累计归母净利润计算,中央国有企业占比近50%,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的市值占比仅为28%。并且,上市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中占比较高,在石油石化、通信、银行、国防军工、建筑行业央企市值占比居于前列,均在60%以上。华泰柏瑞基金预计,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将更加聚焦“两个用途”,即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具体来看可能包括加大技术投入规模、提升管理效率、推进市场化战略重组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中特估背景下,高股息央企迎来价值重估。自新一轮国企改革实施以来,国资央企分红率持续提升。2021年,央企分红率(分红总额/归母净利润)为36.8%,地方国企为36.1%,民企分红率为40.8%,分红率提升助推估值修复。此外,李茜认为,政策层面之所以如此重视国有企业的价值实现问题,背后是上市国企的估值持续下滑至偏低的水平。整体层面看,央企的估值水平呈现出“两级分化、中间折价”的特征,少数亏损、微利的央企以及少量高估值央企其实已具备一定的相对估值溢价,而多数估值中枢附近的央企仍普遍相对估值折价。除了“中特估”之外,华安基金基金经理刘璇子还建议关注宽基ETF和科创主题ETF等。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